汉朝李陵历史记录,汉朝李陵历史记录图片

gkctvgttk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李陵历史记录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李陵历史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当年李陵是如何死的?
  2. 大汉天子李陵结局?
  3. 李陵战败后为何不战死沙场而是投降匈奴?他是怕死还是另有原因?

当年李陵是如何死的?

匈奴年老病死的。

李陵资料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五年,和他太太跖跋氏生养了几个儿女,余则基本无所事事,惟苟且其百死之身而已。中间曾被单于指派当说客去劝降老朋友苏武,两人见了几面,喝了点酒,大概相互还赠送了几首诗(但今存于《昭明文选》和《艺文类聚》中之别诗,疑为后人伪托)。

汉朝李陵历史记录,汉朝李陵历史记录图片-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汉天子李陵结局

      在天汉二年时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随机下令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李陵得知后大病一场,不久后去世。

汉朝李陵历史记录,汉朝李陵历史记录图片-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陵战败后为何不战死沙场而是投降匈奴?他是怕死还是另有原因

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李陵是汉朝名将李广之孙也算名门世家,李陵自幼受家庭熏陶走上了从军之路,李陵起点很高,很得汉武帝赏识,因为汉武帝从陵身上看到了霍去病的影子,对李陵寄予厚望。

李陵率步兵深入大漠去打匈奴,其实这让人不可理解,都知道在匈奴多数是骑兵,而骑兵打步兵那几乎就是一边倒的***,按说汉武帝和匈奴厮杀多年,是不应该让李陵率步兵深入大漠的,可当李陵执意要去时汉武帝也就答应了。可能是汉武帝认为或许李陵就和霍去病一样可以创造奇迹呢。

汉朝李陵历史记录,汉朝李陵历史记录图片-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说李陵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就是用步兵也把匈奴杀得落花流水,可毕竟是步兵,就是打了胜仗转移也慢慢这和霍去病的打法截然不同,霍去病在大漠里依靠骑兵优势是来无影去无踪,可李陵不行啊,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灭,不得已李陵投降了匈奴。

要说李陵为什么没有战死沙场而没有自尽,我认为是李陵当时毕竟还年轻,也就是说最后关头怕死了,其实这是人之常情,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应该责怪他,毕竟李陵还是立功了的。

举例说,在抗战时期,国军打过几场漂亮仗,其中保卫常德的余程万和保卫衡阳的方先觉最为精彩,当时国军很英勇,余程万和方先觉都立了大功,可是最后呢余程万还是弃城而出方先觉死守衡阳47天最后也投降了,如果方先觉没有投降而是战死衡阳,那么方先觉在今天的评价会很高将是和张自忠齐名的抗日名将,同样余程万也一样,为什么方先觉余程万最后时刻没种了,原因就是他们和李陵一样就是不想死,也就是最后关头怕死了。

我认为我们不能过多苛求李陵们为什么最后关头没有自尽,因为人性都有弱点,只能说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

武帝负陵,陵不负汉!

李陵5000步兵对阵110000骑兵,能战8日,辗转千里,打出1比3的战损比,不愧名将的称谓!

李广之孙,李当户遗腹子,李敢之侄李陵5000步兵疾驰30日遭到匈奴30000骑兵伏击首日,击杀匈奴3000余人;后匈奴骑兵增至11万,李陵见匈奴势大,且战且退,骑郎将战报传至长安后,汉武帝竟未派出一个援兵。经过八昼夜激战,矢尽粮绝,刀卷剑断,拆车副与敌厮杀,至此击杀匈奴一万余人,陵部剩余2000人。突围前夜,以鼓为号,但得回归者已报天子。然鼓湿不响,陵与一裨将共带20余人突围,遭千余人匈奴追击,裨将死,其无颜见天子,投降匈奴,约400余人逃回。李陵突围之地,据汉朝边境仅百余里。步兵打骑兵,只有劣势,胜不能追,蝇头小利,败则全军覆没。李陵全军覆没,投降,但是他打出步兵对阵22倍骑兵的经典战例,军事才能足以冠绝其时。李陵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原本后有路博德援兵,却与公孙熬汇合,责任在汉武帝。首次战报至长安,汉武帝就应该派出大量哨骑作为援军的耳目,接应李陵,但汉武帝没有。汉武帝一生穷兵黩武,宠幸外戚,别的将领只是配角,死不足惜,这才是李陵战败的根本原因。可惜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汉民不聊生,匈奴人虽然失去了很多地盘,却未伤根本,全歼李广利七万精锐,照样占有军事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李陵历史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李陵历史记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陵 匈奴 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