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和汉朝历史的对比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和汉朝历史的对比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代到唐代历史?
二者相隔398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唐朝(618年~907年):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唐朝的皇帝比得上汉朝的皇帝吗?
这个见仁见智,个人比较喜欢汉朝皇帝。理由如下:
一、质量比较
总体来说,两汉的帝王除了刘彻之外,一般给人的感觉是相对平和而均衡,尤其是没有明显的缺点。但唐代则不同,列举的七位帝王中除了李渊和李治外,不仅均个性鲜明,而且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
两汉。高祖刘邦肇大汉之始,其功绩自不待言;文、景、昭、明、章风格类似,亦法亦(黄)老,中国历史上政局最平稳、经济最发达、百姓最受益的时代就在这几位低调的帝王手里实现。更为突出的是,两汉还有两位接近完美的帝王:汉宣帝刘病已和光武帝刘秀。两个人都是全能型人才,无论是内政、外交、经济、军事无一不精,帝国国力在这两个人的手里均达到顶峰。而且这两位的风格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绵里藏针,不怒自威。
唐代。唐代的几位有为帝王均呈“大开大阖”、两极分化之态势。高祖李渊开国时意气风发,但“玄武门之变”后则了无声息;李世民前四十年英明神武,最后十年则由骄入纵;李隆基更不用说,大唐的巅峰、地狱均由他制造;李忱、李纯则生不逢时,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先扬后抑、虎头蛇尾。李治文治武功均不弱乃父,无奈被贞观和武周前后夹击,声名不显;武则天吃亏吃在以女儿身去对抗男权世界,后人只批评她的政治高压,却无视其雄才大略的治世功绩。
三、盛世比较
两汉。两汉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个“盛世”,即:文景之治、昭宣之治和明章之治。这三个盛世有一个共同点,全都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乱之后的休养生息,特点是***不折腾,让经济和民生在自然的状态下缓慢而有序地恢复(最著名的当属“萧规曹随”)。这其中,***虽然没有了所谓“政绩”,但老百姓却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唐代。唐代的所谓盛世则比较多,像贞观之治、***盛世、大中之治、元和中兴,以及则天女皇“政启***、治宏贞观”的准盛世。但是细一分析,唐代的所谓盛世水分比较大。“贞观之治”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意义上,当时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非常穷;高宗和武后属于过渡期,国民经济正在慢慢恢复;而“大中之治”和“元和中兴”则是彻头彻尾的回光返照,当时的帝国已经沉疴难起。唯一真正称得上盛世的只有唐玄宗的“***盛世”,***王朝的国力、民力均达到顶峰。不过遗憾的是,那同样也是***没落的起点,所以,他的盛世分值被打了折扣。
综上所述,作为确定我们中华民族世界声名和地位的两个伟大朝代,大汉的综合实力还是略胜***一筹。
唐朝服饰为什么和汉朝不一样?
汉朝服饰是传承秦代服饰并且带有浓郁楚国风味的服饰,注重黑色。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与入侵,汉人服饰发生变化,吸纳了很多胡人服饰特点,短袖窄裆。
隋唐服饰本身就具有胡风,女性低胸服流行。然而这些服饰又随着五代十国割据变化,各国服饰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到宋代就变成另一种风格。不过汉服到清代前期基本无太大变化,直到满人的改发异服才彻底丢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和汉朝历史的对比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和汉朝历史的对比论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