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商朝的诞生和灭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商朝的诞生和灭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朝为什么会灭亡?
“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
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
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
夏商周开始时间和灭亡时间?
1、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止,中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建立者:禹
亡国者:桀
2、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商朝时,奴隶制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也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如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甲骨文为人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商朝是中国目前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
建立者:汤
亡国者:帝辛(纣)
夏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1559年,开国君王是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商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559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开国君主是商汤
周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56年,开国君王是周文王姬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
《封神演义》是殷商结束1200年后杜撰出来!属于演绎神话故事不是事实,真实的帝辛已经考古发现甲骨文证明,对此考古的郭沫若和***也有正确论断,周文王姬昌是殷纣姑父,周武王姬发是殷纣表弟,那个诸侯年代必须通婚才可以生存,故而朝代更替没有大的杀戮!
说到商王朝的灭亡,有一个特别惨烈的成语:血流漂杵!(《尚书·武成》所记:“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人死的太多,血流得太多,以至于木棍都被漂起来了。你说这场面惨烈不?
其实历史上有过类似的记载,比如1098年6月3日,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靠突袭拿下西亚名城安条克,并***了包括大量***徒在内的一万人。对此,阿吉埃的雷蒙在他那编年史中写道:“那儿发生什么了?若我吐露真相,你怕难以置信。这么说想必就够了:至少在神殿,在所罗门的廊下,血水高到骑手的膝盖和马的嚼环。”
总之,虽然可能有所夸张,但血流漂杵和血水高到骑手的膝盖和马的嚼环,都说明死人众多。
那么牧野之战时真能死那么多人吗?
你想,商军很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混战一起,这样的部队只有被***的命。况且双方的战斗人员多以羌夷居多,他们好杀好战,绝无“不忍人之心”。而且,那些倒戈的东夷人很可能伤亡惨重,因为他们处在战场中央。周兵奋勇追杀时,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倒戈的人。而且,商军的精锐部队也必然做了最后的坚决抵抗。因此血流漂杵绝对是真实存在的历史。
另外,周军还拥有当时重要的大杀器,驷马战车!
根据出土墓葬与文物显示,相对于商军的双马战车,周军装备的是由四匹马所拉动的驷马战车!
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武王定鼎建立的周朝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的开始,众所周知,武王伐纣最为关键的一战便是牧野之战,关于牧野之战,很多历史典籍都有过记载,如《史记》,《尚书》,甚至《诗经》里也有,通过它们对牧野之战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事实。
一是牧野之战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帝辛派出了70万(一说17万)大军迎战武王的4万联军。二是双方交战之时,商军临阵倒戈,帝辛眼见败局已定,便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关于这两个事实,在没有更为准确的史料佐证下,可以暂且断定这是真的,那么关于这场战争,《尚书》里还做过一个比较具体的描述,仿佛[_a***_]亲身经历过一般,其中,《尚书》用了四个字来描述这场战争,那就是“血流漂杵”,如果“血流漂杵”是真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是非常惨烈的,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的话,“血流漂杵”的描写咸鱼个人认为是极其夸张的。
首先,当时周武王举的可是仁义之师,因为只有高举仁义的大旗才能号召更多的诸侯来加入伐纣大军,如果没有其他诸侯的会盟,仅凭周武王自身实力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树,无法动摇殷商的基业,这一点从伐纣之前的“孟津观兵”能看出一二,在正式伐纣之前,周武王曾召集诸侯兴兵东下,最终于孟津观兵,据记载,当时与会诸侯有八百之多,这些诸侯都说“纣可伐矣”,但周武王却以为时机未到,之后退兵而还。虽然如今看来“孟津观兵”有八百诸侯会盟过于夸大,但当时参与观兵的诸侯一定不在少数,在商王还是天下共主的时代,敢如此明目张胆参加反纣会盟如果不是举着“仁义”之旗,不是周武王自身魅力的感召,这些诸侯是不会下定决心劝说周武王伐纣的。
其次,我们现在可以想一想,为何七十万商军会被四万周军所击溃?难道仅仅是因为当时商军里的奴隶不堪忍受帝辛的暴虐统治吗?其实并非全是,当年姜太公曾为文王,武王伐纣制定过一部涉及广泛的兵书,即《六韬》,《六韬》里有专门介绍战车的类型,构造,运用,车士的选拔等,再结合《史记》的记载,即
以大卒驰帝纣师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当时周军能迅速击溃商军,很大原因是周军配备了新式武器,即战车。
唐代张守节所撰的《史记正义》里又记载
武王驰之,纣兵皆崩叛
这里的“武王驰之”应该就是对当时周军战车冲击商军的情形描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商朝的诞生和灭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商朝的诞生和灭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