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周朝历史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周朝历史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周的历史背景?
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弟周公旦辅佐成王继位。不***生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周公旦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为稳定东方,扩大实行分封制的范围。
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经过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规律。
周朝一共有多少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为“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西周共多少年?
西周,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于王畿,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周于是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周赧王时(前315年),东、西周分治,赧王徙都西周。前256年,秦攻西周国,西周君降。同年,周赧王去世。
周朝有800年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和颂扬?
从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开始,到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确实是八百年历史。但除了孔子对西周推崇备至,新朝的王莽试图恢复周朝的一些制度外,历史上对周朝的表扬和歌颂确实比较少。这中间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
1、周朝号称八百年,实际有效统治时间只有西周时期三百年左右。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地盘和军队就大幅度缩水,加上春秋各霸主的相继崛起,周朝失去了对诸侯的掌控,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相继称王,周只能说是一个普通国家了。而且是个小国、弱国,经常被诸侯问干涉一下内政、一下鼎、借个道、占点地盘、征个兵收点税之类的,一点没有天下共主的尊严。
2、在实际有效统治的西周时期将近300年的时间里,周朝君主基本是庸君,也就是就不是十恶不赦之徒,也不是雄才大略之主。武王死得早,来不及治国。成王和康王算是守成之主,带来了四十年的成康盛世,这是周朝最辉煌的时期。昭王为了财富,经常攻打诸侯,最后淹死在汉江,成了周朝秘而不宣的丑闻一件。穆王只旅游不管事,其后四王基本没有存在感,只有偶尔干点坏事,被史书记录下来。最昏庸的厉王后,宣王岁短暂中兴,但晚年也很昏庸。最后终于迎来的烽火戏诸侯的幽王,导致西周灭亡。
3、西周统治者从家族利益出发,大肆进行分封。史载其分封七十一国,姬姓国五十三。分封的结果就是中央无力、诸侯做大,陷入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4、周朝本身得国不正。武王伐纣事实上兵不是儒家所宣传的那样是一场仁义讨伐不仁义的战争,而是更接近一场***。商纣对姬昌非常信任,授予其讨伐大权,周的势力才能扩张。另外,由于信任,商纣对周也没有防范,导致其进军顺利。姬发的大军渡过[_a***_]时,商纣才派人去问他到底要干什么。而且,牧野之战时,商纣的主力部队在东夷作战,只能拼凑一些奴隶上战场,最终导致了失败。所以说,武王伐纣是利用商对周的信任,趁商首都空虚的时候发起的一场***。
这些原因加起来,导致后世对周没有好感,歌颂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和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朝历史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周朝历史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