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给匈奴纳贡多少年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给匈奴纳贡多少年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匈奴三大猛将?
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兵前去抗击匈奴,时逢冬季,风雪交加,奇寒无比,有十分之二的士兵冻掉了手指。于是冒顿佯装败北,暴露自己的老弱病残之兵,掩藏起精锐之师,诱汉兵追赶。高祖果然将以步兵为主的全部三十二万汉兵用以北逐匈奴。高祖到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其步兵还没有到齐。冒顿派精骑四十万围困高祖于白登山(平城东),七天七夜,被包围的汉军得不到军粮接济,情势十分危急。高祖用陈平计,暗中派使者厚赠礼物给冒顿的阏氏,阏氏对冒顿说:“两主不应相困。现在即使得到了汉朝土地,单于您也终究不能住在那里。况且汉王自有神灵保佑,请单于您仔细考虑。”冒顿原与韩王信的大将王黄、赵利相约共灭汉王,可王黄、赵利的军队未到,冒顿怀疑可能和汉军有密谋,就听取了阏氏的话,放开包围圈的一角。高祖刘邦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满弓外向,从匈奴解开的一角直冲而出,终于和大军会合。冒顿这时已引兵离去,汉朝也领兵撤退。
其后冒顿常结连汉朝叛将,引兵侵扰汉朝边地,使得汉朝深感忧虑。当时汉初定,国力弱,于是高祖便派刘敬前去缔结联姻和约。奉送皇族女儿冒称公主去做单于的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丝棉、绸绢、酒米食物各有一定的数量,汉匈结约为兄弟之国,冒顿才稍稍停止侵扰。
高祖死后,孝惠帝、吕后时,匈奴骄横无礼,冒顿竟然在给吕后的信里有侮辱性言语,吕后想攻打匈奴,被诸将所劝未行,依旧实行和亲成策。文帝初年,冒顿又派右贤王进占了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后消灭月氏,平楼兰、乌孙、呼揭等国。第二年冒顿到致信汉文帝愿意恢复过去的和约,文帝作了友好的答复,双方转向通好。
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
呼韩邪单于(?—前31),名稽侯珊。他是公元前一世纪匈奴族的杰出人物。
阿提拉(公元406年—公元453年),古代亚欧大陆匈人的领袖和帝王,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终于在沙隆战役被停止向西进军。然而后来阿提拉却攻向意大利,并在公元452年侵入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兵临波河,兵锋直指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因为阿提拉的威胁,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被迫逃亡罗马,但阿提拉的步伐最终止步在波河。由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公元453年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
因为误会遗憾终生的历史典故?
有一则历史典故是关于中国古代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故事中,诸葛亮在世时与刘备结为盟友,共同抵抗敌人。然而,因为一次误会,刘备怀疑诸葛亮的忠诚,将他召回并拒绝再次任命他为重要职位。诸葛亮深感遗憾和失望,他为自己未能再为刘备效力而终生遗憾。
这个典故传达了误会和缺乏信任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它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和政治环境中,要保持沟通、信任和理解,以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遗憾和不幸。这个故事也强调了重要的领导品质,如明智的决策和正确的判断力,以及对他人忠诚和信任的重要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给匈奴纳贡多少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给匈奴纳贡多少年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