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刘朝简介和历史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刘朝简介和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恭之后谁继位?
刘恭之后是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继位,也就是汉后少帝。这位刘弘小皇帝,既没有胡思乱想,也没有胡言乱语,命运似乎应该对他好一些。可是厄运还是降临了:公元前180年,执掌天下多年的吕雉死了,她辛苦建立的吕氏权力集团也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老吕家烟消云散。可是,平定吕氏的周勃、陈平等人,却认为刘弘是个隐患,毕竟这个孩子是吕氏拥立的,是不可掌控的隐藏***。
于是,可怜的刘弘,他的命运也被一众“功臣”们决定了——赐死。不光是他,连同他的几个亲兄弟: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也都被***。
刘恭之后,吕后又立汉惠帝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义为帝,史称后少帝。
刘恭,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刘盈庶长子。汉惠帝朝,皇太后吕雉教汉惠帝皇后张嫣***装怀孕,后取惠帝与宫人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并鸩杀其生母,立刘恭为太子。汉惠帝驾崩后,刘恭继位,因其年幼,遂由吕后临朝称制。当刘恭知道自己并非是张嫣亲生,自己生母已被害后,扬言要复仇。被吕后毒死。
刘恭之后是汉后少帝刘弘继位。
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11月14日),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势力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刘恒下令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吕雉死后,周勃、陈平是如何助刘氏恢复统治的?
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是后妃代表的外戚集团、功臣集团、诸侯王集团相互制约,三足鼎立。
中央***内部,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相互制约,中央和地方上,功臣集团和诸侯王相互制约,这样如果功臣集团想架空皇帝,内部外戚可以制约,外部诸侯王可以制约,
所以,即使周勃发动***了,拥立了柔弱的文帝,也不敢把他当傀儡,文帝问话都能吓得他汗流浃背,是周勃是忠臣?显然不是,因为有强大的诸侯王集团制约他。
当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削番,把诸侯王变成了大地主,诸侯王制约权臣的作用就失去了,霍光可以任意废立皇帝,可以杀皇帝,王莽可以篡位。
明白这种权力格局,就明白了,周勃发动***,只是争权夺利罢了,外戚才是真正拱卫皇权的人,因为只有刘盈的儿子是皇帝,吕氏外戚才能有权,刘盈的儿子废了,他们马上什么都不是了,两汉外戚能拥有权力,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诸吕才是真正拱卫皇权的人,周勃这些人典型的反贼。
为什么都喜欢用外戚呢?除了他们权力来源于皇帝,只能拥护皇帝外,就是他们没有权力基础,没有自己的班底,直接从底层爬上来的,很难坐大威胁皇权。而其他诸如士大夫集团的人,一旦掌权,就容易形成抗衡皇权的力量了。
也正是因为这点,东汉都是用外戚辅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了,马上可以利用宦官诛杀外戚,
诸吕也是一样,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没有基础的权力就是一张白纸,权力来自于下面人的支持,而不是上面,上面能给你权力,但是需要下面的拥护,就像高楼必须地基深且牢,不然就是空中楼阁,虽然崩塌了。
诛杀诸吕实际上是功臣集团和诸侯王形成了默契,产生了联合,周勃等人虽无兵权,但凭借威望,直接调兵冲击皇宫,杀了皇帝和诸吕,然后跟诸侯王(齐王为主)谈判,拥立当时是代王的刘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刘朝简介和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刘朝简介和历史背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