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手抄报

gkctvgttk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我国汉朝文明有什么?
  2. 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历程?
  3. 仪礼的历史传承?

我国汉朝文明有什么

汉朝文化又称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但是两汉文化的形成较之中国上古时代文化的形成是起步比较晚的,它的形成基础则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汉朝文化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为:“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

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手抄报-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年转型”等七个阶段

  万年奠基:栽培农业出现,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距今10000年前后的栽培粟和黍,浙江上山、湖南玉蟾岩距今10000年左右栽培稻的出土,表明这几种农作物至迟在距今10000年前已经开始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种植。

  八千年起步: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出现农业的初步发展,定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手抄报-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六千年加速:社会出现分化,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墓葬的出现。

  五千年进入:大型都邑、宫殿和权贵阶层大墓的出现,社会分层和分化加剧,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王的出现。包括约5300年前东北地区文明的初现——辽宁喀左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塚、神庙、玉器;约5300年前安徽含山凌家滩祭坛和墓地;长江下游早期文明都邑——良渚古城;陶寺大型城址的发现——中原地区初期文明的形成。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表示,早期中华文明各阶段的历史遗迹在郑州均有发现,以先秦时期为主,特别是随着双槐树遗址的发现,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日益清晰完整。

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手抄报-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了解,《发现郑州·先秦篇》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品,共分为八集,每集30分钟,分别为《文明之光》《农桑之源》《创世王都》《叩醒商城》《王者风范》《故国风云》《郑韩往事》。全片***用编年体叙事,以先秦时期早期国家的形成为主线,选取郑州地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大时段坐标式的考古成果,包括早期人类精神信仰遗迹、最早的丝绸、成熟的都邑建制等,展现早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仪礼的历史传承?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礼古经原有五十六卷,先秦“六经”之一。先秦时期经学发达,六经已是当时的基础教材。近人考证认为可能成书于战国前、中期,遭秦火之后失传。汉代,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此外有鲁恭王从孔壁得《礼记》,又有河间献王得先秦旧书《礼》、《礼记》之属。魏晋之际,《礼》始称为《仪礼》。到了唐朝,孔颖达编《五经正义》时候,《小戴礼记》第一次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礼》。这样,《礼》终于变成了《小戴礼记》而不再是《仪礼》。

《礼》在汉代被称作《礼经》的原因有二。其一,由于“专主经言”。其二,汉武帝罢黜诸子传记博士,唯立儒家“五经”博士,《礼》作为“五经”之一,自然被称为《礼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文明 汉朝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