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真的有公明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真的有公明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贾姓最正宗的来源?
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其形成的两个源头都是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均出自古代的“贾”地。这个贾地,就是今山西襄汾县。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于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惬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
西周时,周康王姬别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伯,作为周朝的附庸国。因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公元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贾亡国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就是贾氏,贾姓从此出现。
另一支是“以邑为氏”的贾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为公子时,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随从他19年之久,为重耳出谋划策。重耳即位为晋君后,就尊狐偃为大夫。后来,狐偃的儿子射姑任晋国太师,晋襄公(重耳之子)把原贾国之地封给他,作为他的封邑,人称贾季。他的后代就以封邑名为姓氏了。
贾姓的最正宗来源是古代的“贾”地,就是今山西襄汾县。
1.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2.出自春秋时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
贾姓现在在百家姓中排第137位。主要的历史名人有贾谊,贾诩,贾似道等。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
贾姓出自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是少典族的后代,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从姬为姓,黄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姓姬的人,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中分衍出来的姓氏祖先。贾姓是从姬姓中分衍出来的,故轩辕黄帝是姬姓贾氏最初的祖先。
黄帝有四妃,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长子玄嚣继承了黄帝本姓姬,贾姓即从远祖玄嚣这一支脉递传而来。
贾姓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源头,均出自一个“贾”的地方,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是贾氏宗族的发祥地。
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贾姓是在中国姓氏排行第4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
历史上徐姓都出过哪些有名的人?
1.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大将。
2.徐盛,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江表虎臣之一。
3.徐庶,三国时期著名谋士,与诸葛亮交好,先是辅佐刘备,后来被骗至曹营,但是一言不发啊!
4.徐茂公,也就是李勣,唐代开国元勋,被封为英国公。凌烟阁名臣之一。
5.徐敬业,徐茂公之孙,曾经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被杀。
8.徐文长,也就是徐渭,明代大才子。
9.徐阶,明代嘉靖和隆庆年间首辅,曾经在搬倒严嵩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0.徐霞客,明代大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说起这徐姓啊,可是历史悠久,第一个姓徐的人是夏朝的徐若木,这名儿可真好听。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徐姓历代名人685名,占总名人数的1.5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位;徐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77%,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15%,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22%,排在第九位。
徐家英才这么多,下面就来一个一个说
徐光字季武,顿丘人,西汉年间石勒记室参军。迁中书令,领秘书监,石勒命其与宗历,傅畅等撰《上党国志》﹑《起居注》﹑《赵书》。他曾辅佐石勒建功立业,鹿死谁手的故事就来自他与石勒的谈话。石勒死后,他被石勒之侄石虎杀死。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先生身上的故事,最为人知的也就是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
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遵明(475~529),字子判,华阴(今陕西渭南)人。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_a***_]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徐遵明从小好学,从十七岁开始,四处求学。
徐志摩(18***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新月诗社成员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真的有公明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真的有公明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