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从夏朝到溥仪退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从夏朝到溥仪退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溥仪当皇帝只亡了一个王朝,为什么要写三份退位诏书?
溥仪是中国近代史上命运多舛的一个人物,在他年幼的时候被确立为清王朝的皇位拥有者,但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病入膏肓,千疮百孔了,而且此时的溥仪才三岁,所以国家实际上也是由他的生父载沣说了算。
载沣是光绪的弟弟,因为袁世凯曾经在戊戌***的时候首鼠两端,导致光绪皇帝被慈禧幽禁,差点连皇位也不保,所以载沣也非常痛恨袁世凯。可是,以载沣的理政才能实在是难以让清朝起死回生,所以清王朝逐渐在载沣的手中加速了灭亡的进程,不过,这一切的造成和溥仪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1912年清朝灭亡的时候,溥仪才六岁。
溥仪的第一次退位是在隆裕太后和袁世凯的张罗下完成的。武昌首义之后,华南各省纷纷独立,眼看着清朝就要亡于己任,隆裕太后也是急上心头,起用袁世凯掌控实权。当时的革命派力量还很微弱,无法和袁世凯的北洋军相抗衡,于是南北双方便形成一个合议,只要袁世凯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大家就推举他为大总统,袁世凯内心很纠结,但是当时共和乃是历史潮流,所以袁世凯也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同隆裕商量着清帝退位事宜,当然这期间也是演了一些戏的。
隆裕也是一个普通的女性,没有什么主见,在被袁世凯的措辞之下深以为清朝灭亡已是大势所趋,于是便听从了袁世凯的建议,主动终结清朝,以换取民国的清室优待条例。当然,袁世凯也很负责任,从革命党那边为清室尽可能的争取了足够的生活费。于是,隆裕便直接含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
民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在民国建立之后,出了许多的闹剧,而张勋复辟便是其中一件。
在袁世凯去世之后,民国的实际统治权落在了段祺瑞手里,但是民国也是进入趋于了法制的时代,段祺瑞作为总理还受到了总统黎元洪的制约。虽然黎元洪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他却有着威望,同段祺瑞形成了府院之争,在黎元洪强势批准了段祺瑞的辞呈后,段祺瑞便离开了北京,而这时候保皇派张勋便钻了空子,带着自己的辫子军进京,赶走了黎元洪,并且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而溥仪又一次开始上位称帝,这个时候他十一岁。
但是这次复辟事件从一开始注定了就是一场闹剧,当时的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前袁世凯就是这麽草草收场的,更何况如今实力远逊于袁世凯的张勋?于是,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于是组成讨逆军讨伐,‘辫子兵’战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
第三次退位
在张勋复辟***过后,溥仪被认为是主动的违反了同民国的约定,于是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于是此时的溥仪便逃到了天津。溥仪早已长大成人,所以一心想要恢复清室祖业,匡复大清。而他的这一雄心壮志恰好的就被日本人所利用,因为日本人急需要在东北扶植一个有名望的代理人,而溥仪清朝末代皇帝的身份成了日本人的不二人选。当然,日本人在和溥仪接触的时候说的都是***话,和日后溥仪的处境地位大相径庭。
1908年十一月大清朝发生了两件重大的事,就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帝国一下损失了两位最高统治者,举国上下无不哀悼。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光绪帝驾崩十八天后末代皇帝溥仪登基。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先后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也就下了三次退位诏书。
溥仪第一次登基时大清还在苟延残喘着,登基仪式十分宏大,而年仅三岁的溥仪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被吓得大哭,摄政王载沣只好哄着说“快完了,快完了”,意思是登基大典快完了,可是对比此时快走到头的清朝,似乎也在说大清快完了。果然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摄政王载沣又已辞职,只剩下隆裕太后和溥仪这一对孤儿寡母的,撑不住这么大的场面,面对袁世凯的逼迫,隆裕太后只得同意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廷正式颁布《清帝退位诏书》,象征着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的清朝灭亡,也象征着在中国存在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这是溥仪第一次退位。
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然后急电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六月三十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次日宣布溥仪复辟,续上宣统年号,称此年为宣统九年,还通令全国改挂大清的黄龙旗。但这终究是场闹剧,百姓已经接受了共和制度,怎会再拥护皇帝。段祺瑞随即组织了讨逆军,七月四日出发,五日开战,十二日就攻入了北京,张勋也仓皇逃到了荷兰使馆躲藏。此时只做了十二***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并让载沣和老师写了退位诏书宣告天下。这是溥仪的第二次退位。
1932年日本撺掇溥仪北上至东北,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溥仪担任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溥仪在新京(今长春)举行登基大典,再次称帝,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元康德,这是溥仪第三次登基了。但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不得不再次退位。八月十七日***溥仪在通化临江县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这是溥仪第三次退位了。伪满灭亡后,包括溥仪在内的伪满战犯都被苏联捕获,溥仪也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溥仪***的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最终还是被改造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是十分难得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从夏朝到溥仪退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从夏朝到溥仪退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