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和明朝历史的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和明朝历史的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时期和明朝差了多少年?
1088~1148年,三国起止时间是公元220年至280年,以三国开始的时间来看距离明朝1148年,以三国结束的时间来看,距离明朝1088年
三国时期起止时间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到280年结束。广义一般认为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280年结束。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时期随着孙吴(首都建业,今南京)的灭亡,于280年结束。1368年,朱元璋红巾起义成功,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相隔1148年,两位人物在同一座城市称帝,这真是一种巧合!
五帝:公元前30世纪-约前21世纪(具体不祥)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商朝:前1600-前1300 商后期:前1300-前1046 西周:前1046-前771 东周:前330-前256 秦朝:前221-前206 西汉:前206-公元25(包括王蟒:9-23 更始帝:23-25) 东汉:公元25-公元220 三国:220-280 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南北朝:420-589 隋朝:581-618 唐朝:618-907 五代:907-960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国:907-1125 金朝:1115-1234 元朝:1206-1368 明朝:1368-1644 清朝:1616-1911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从三国形成到明朝建国间隔1148年。
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唐太宗时期的唐朝,朱元璋时期的明朝,哪个朝代厉害?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庙号世宗,当政时提出了都长安必经营西域的概念,并且积极备战,打击北边的强敌匈奴,虽然有穷兵黩武之嫌,但是汉人武功因此扬威于异族之中,后世曹操震慑匈奴还要借汉朝之名。
但是汉武帝时期武功虽然强盛,但是当时的匈奴也是强盛期,故而只是两败俱伤,汉武帝时并没有达到灭亡匈奴汗庭的战果,匈奴时而强盛时而衰弱,一直延续到五胡乱华时期,汉武帝时期汉朝疆域约四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君主,唐朝初立的时候,为了突厥不南下骚扰,李渊曾经向突厥做出过妥协,后来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还率领大军直抵长安城,李世民不得已尽出长安城财富与颉利签订了“渭水之盟”,此事被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
三年后,李世民以大将李靖为帅,突袭东突厥颉利部并生擒之,先后灭东突厥、薛延陀、吐谷浑等部落,惟有高句丽未能一战而下之,留待高宗时期由大将薛仁贵东征破之。
唐太宗时周边部落无不臣服,为太宗皇帝上“***”的尊号,其时疆域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驱除元朝***,元顺帝携后宫子女等人逃至大漠,被称为北元***,北元***及其后人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的林丹汗,基本上与明朝灭亡时间差不多,朱元璋对非汉唐故土的兴趣不是太大,所以明朝的疆域不及唐朝时期,将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样子,而且像东北的努尔干都司、西南地区的交趾等地,统治都不是太稳定。
综上所述,以唐朝时期的疆域面积最大,唐朝时期国力亦盛,其兵甲之坚利天下莫敌,陌刀阵一出谁与争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和明朝历史的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和明朝历史的区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