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通史汉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通史前7集读后感?
读完中国通史后,我发现
从“文明之初”讲述到了“楚汉之战”,在这本书中,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史书的读者,还是需要有些文学功底的。因为这部分引用的史料非常多,“前四史”的《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本都不少,还有古代各种诗歌集等,包括《诗经》、《楚辞》等等
。所以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不仅仅只是在看史书,还有看文言文文学的感觉。或许会觉得理解文言文会有点困难,但面对作者们如此信手拈来的资料,而且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你会感叹他们绝对不仅仅只是史学家而已
想要了解中国真正的历史,该看什么书?
一、《上下五千年》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二、《史记》《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三、《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四、《中国通史》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以二十四史等正史为基础,辅之以资治通鉴、春秋等史书。此外,后代修史多有倾向性,丑化、美化的问题肯定是不少,可能的话多涉猎一些稗官野史,如竹书纪年等,相互参照,或可有所補益。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要看什么书?
一般人想了解中国历史,可以:
一、民国初年蔡东藩先生发表的中国历代史演义。白话文版本,通俗易懂。首荐,建议有高中毕业生文化的人阅读。
特点,基本属于正史代表传统史学家观点。偶尔细节上有演义。从秦汉时期一直到中华民国北洋时期。
除了中华民国时期外,他的史学观点我基本上赞成的。如果对于前秦东西周时期也是想看的话,可以看看明代人写的东周列国志。
二、古文水平高的可以看正史
一般来说不推荐,正史太浩大的内容繁杂。仅史记和资治通鉴推荐一般人看。
三、古文水平较高的普通人推荐二十五史精华
共四册,主要英俊豪杰政策外交都有。
四、古文水平低一些的推荐上下五千年等一些白话版本。
一、《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二、《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四、《中国通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