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皮币历史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皮币历史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蹄币是谁发明的?
马蹄金并非市场流通的兑换货币,而是当年汉武帝为庆祝打通西域经贸之路,为彰显收获“天马”之功,特意铸造的用于宫廷赏赐的“纪念币”。
马蹄金,西汉时期称量货币,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
马蹄金一般用作帝王赏赐、馈赠、聘礼以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并不是流通货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称量,因此也是一种称量货币。马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称量,因此也是一种称量货币。
中国古代流通时间最长的铜本位置?
五铢。汉武帝时期铸行的一种体圆孔方、周围有廓、钱文"五铢、"的铜币,是我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一种古铜币,钱重5珠,一珠大约相当144粒粟(小米)的重量。汉朝时以100币作为1铢。在汉帝国以后的六七百年间,各个朝代都铸有5珠,但其重量、大小各不相同。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了。但旧5铢仍在继续民间流行。5铢钱轻重适宜。份量足,质地也好,交易方便,是一种较为健全的货币制度。典藏版的众多五铢各级博物馆和各界收藏爱好者都会欣赏他们的不同阶段的五珠半两天圆地方的常平五铢不算稀有的钱币。也是币制规范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据。
这是什么年代的币?
从图片上看,这枚钱币是汉朝时期的“五铢”,我在下面详细说一下:
昭帝五铢
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7—公元前74年)铸行,铜色深红。
与三官五铢相比,钱径相同,重量略轻,铸造工艺略显粗糙。
钱文字形有所变化,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廓;“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
钱面外廓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稍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
最后说一下你的问题,“这是什么年代的币”?
你的这枚钱币,是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以后成为东、西汉时期的主要货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皮币历史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皮币历史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