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想看商朝历史该看哪本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想看商朝历史该看哪本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孟凡利:关于商朝的历史书?(最好是编年体通史)?
由于该书原无名题,原书为竹简,也称《竹书》,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一部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被盗墓者不准所发现的古代史书,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
由于它当时被埋藏于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所以能够避过秦末大乱的毁灭。
它记录了从传说时代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历史事件。
中国周朝以前的历史书?
我国历史从商朝晚期过度到信史时代,三皇五帝、夏朝没有留下可考的文字记录,更不用说史书了。商朝文字逐渐发展,人们会把文字记录在甲骨及重器上面,用于占卜和记事,所记之事也仅是一个片段。周朝开始设太史记录国家史事,史书在当时属于官书。
《史记·六国表》记载:“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可见先秦史书除了秦史都已被秦火烧尽。所以先秦之书,有经、子、集三部而无史。
东周时代学者或行走天下,或著书立说,或广收***。留下的经、子、集中可以找到许多前朝史事的记录。这也是后人了解周朝之前历史的根据,至于越往后来,杜撰越多。相关书籍:《周书》、《尚书》、《管子》、《吕览》等。
要从这些古书中获取周前历史可以说事倍功半,更方便的是从后人所著史书中了解。其中圭臬当属《史记》,因司马迁时代距古史较近,所考事迹较为可信;还有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此书也载录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史事;魏晋谯周《古史考》,为考订《史记》所载周秦以上史事之误而作;《竹书纪年》争议较大,真伪未可知;南宋罗泌撰有《路史》,详述了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传说,虽然资料丰富,但取材芜杂,很多材料来自纬书和道藏,神话色彩强烈,故向来不为历史学家所***用。近代有吕思勉先生《先秦史》,史料详实,非常有用。
史记商朝历史怎么写的?
汤,曾在《汤诰》中对诸侯说“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先王言不可不勉。不道,毋之在国。”警告诸侯要遵循先代圣王的话,为政要为民众做事。“汤乃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会以昼”,汤变更历法,改易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群臣在白天朝见天子。可见,他登上帝位后,继承了先圣的德政,不负初衷,抚爱民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君主。
对于商纣,《史记》除了记载我们熟知的‘骄奢淫逸、对妲己言听计从、增加赋税、创制炮烙酷刑’等罪名二外,还有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意思识货帝纣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身高力大超出常人,能徒手和猛兽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劝谏,口才足以粉饰自己的错误,他以自己的才能向大臣炫耀,用声威压制天下,认为所有人都不如他。商纣天资聪慧,就是太过自信狂妄,不纳忠臣谏言,却偏信费中、恶来二人的谗言,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的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想看商朝历史该看哪本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想看商朝历史该看哪本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