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一历史商朝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一历史商朝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园林起源于殷商最初叫囿是?
《诗经·大雅·灵台》中说:“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唐鹿攸伏。”这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园林形态。它的特征,一是***的,二是有功能的(游赏并***)。当时在灵囿之中水草茂盛,林木森森,群鹿出没于林间,禽鸟翱翔于天际,游鱼活跃于池沼,可谓景色迷人。灵台是灵囿中建造得最早的建筑物,《诗序》郑玄注:“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枝象,察氛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又《三辅黄图》说,灵台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整个灵囿设置各等“囿人”,管理日常事务及饲养囿中动物。
灯的发展历史有哪些?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1938年,荧光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电灯的主要种类:1、白炽灯普通白炽灯即一般常用的白炽灯泡,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灯泡。它的价格便宜,显色性好(Ra=100)、开灯即亮、可连续调光、结构简单。因此,钨丝灯泡也具有多变的式样以搭配不同的灯具。2、卤钨灯填充气体内含有部分卤族元素或卤化物的充气白炽灯。具有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全部特点,光效和寿命比普通照明白炽灯提高一倍以上,且体积小。3、荧光灯特点: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好。荧光灯有直管型、环型、紧凑型等,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节能照明光源。用直管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90%,寿命长5~10倍。
1、灯具在秦代。秦代,灯具铸造奢华靓丽,从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课本里面的阿房宫,皇陵等一系列古建筑就能体会到灯具的奢华。还有一些秦代出土的文物,现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各式各样的灯具就是最真实的例子。
2、灯具在两汉时期这是灯具发展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灯具发展史的转折点。主要原因来自创新和发展。两汉时期,青铜灯继续盛行、而陶瓷灯具更是一新的姿态成为了灯具市场的主流,不仅如此,市场上还出现了铁灯和石灯。在我国的灯具史上,成就最高的釭灯也是出现在西汉。这种灯是供宫廷贵族使用的青铜灯,灯的火苗上方带有连着烟管的烟罩,灯烟可以经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灯身里达到“取光藏烟”的环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釭灯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
3、灯具在南北宋至宋元时期灯具在祭祀和喜庆中大展拳脚,成为了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功用产品。在皇宫,皇帝为了庆祝将军凯旋,经常会赏赐给将军等一批军官白银,腰带,以及灯具。而且在宋元的一些砖室墓中,也常发现在墓室壁上砌出灯擎。
4、灯具在唐宋绘画时代画家收藏者经常会发现:壁画中,常见有侍女捧烛台,或烛台正点燃蜡烛的场面。此外,唐代出现还节能省油灯,唐朝中晚期,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窑烧制的省油灯就是真正的节能灯。
5、灯具在明清两代这两个时代离我们最近,也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玻璃和珐琅等材料的灯具外,还出现了用绢纱制作的宫灯。种类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的宫灯的兴起,更开辟了灯具史上的新天地。此外自清末开始,煤油灯引入中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及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很快吸引了国人的眼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一历史商朝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一历史商朝内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